01不惜牺牲,坚决停团退费
严格执行文旅部1月24日发文全面停止旅行社经营活动的通知,要求各个部门“无损退订”和免费取消,主动做好停客停团、退团退费的后续事宜,努力把游客的损失减到最小,多向旅游者解释,多安抚旅游者,为抗疫贡献自己的力量。鉴于突发的巨额退费退款,公司付出巨大牺牲,想方设法调度筹措资金以满足退团退费之需要。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孙进要求“因为新型病毒疫情突然来袭,旅游行业遭受重创,令人心急如焚。请各部门必须以大局为重,依法依规妥善处置各类退团情况,共度难关。
对于在途尤其是在境外的旅游者,公司要求就地采取必要且安全的防控措施,配发消毒酒精和口罩等防控物资,坚持每天检测3次体温并上报公司总部,以确保在途旅游者的安全。要求外地员工主动配合当地“封城”措施,不急于返回公司,听从当地防控指挥,遵守当地防控指令,积极做好员工自己及家人/亲人的防护。工会发出通知,要求各位员工认真学习疫情防控知识,科学防范疫情,做好自己及其家属的防护,遵守各级政府防控要求,每日填报《疫情防控信息采集表》和《员工健康情况申报卡》。同时,动员全体员工通过各种途径采买/预约采买口罩、酒精、消毒液、测温枪等防控物资,为疫情后期恢复生产做好物资准备。
在做好旅游退团退费、内部防控工作的同时,四川国旅鼓励员工积极参加到社会抗疫活动中去。国际交流中心潘晏建立起了印尼华侨捐赠宜宾市侨办口罩的通道(12人组成爱心捐赠接力微信群)。芳草街网点经理刘燕作为志愿者,参与了四川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组织的疫情防控支援工作,元月底先后捐赠了1万元人民币和2000个一次性口罩。
跛脚业务致旅行社面临生存考验。3月14日恢复省内游,4月恢复省内组团旅游业务,7月14日恢复跨省组团旅游业务,但至今依然没有恢复出入境旅游组团业务。传统旅行社国内、出境、入境三大板块业务只剩国内这个跛脚业务,加之疫情中旅游消费新特性,绝大部分疫情期间的旅游消费似乎都与传统旅行社开始绝缘,致使传统旅行社面临生存考验。为了应对突然而来的生存危机,四川国旅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恢复生产经营的精准措施。
02减记办公房租和经营费用,助力稳定就业
尝试跨界转型,先后涉足智慧游开发、体育赛事、体育研学、展览设计、景区规划、旅游小镇规划、农产品开发、户外活动、直播销售等领域,积累了一定经验,为疫情后更好的跨界转型提供了有益尝试。涉入康养旅游,成功参与了于9月4日在成都新会展中心举办的为期三天的第八届国际健康和养老产业博览会。
拍摄经典景区视频。组织员工拍摄经典景区和抗疫成果视频,并制作成短片发送给国外客户,同时发布到脸书。尝试付费型虚拟旅游。组织导游人员前往景区景点以网上直播的形式给外国人呈现景区并进行实况及实景解说,观看者付费后可以通过在线进行虚拟旅游,同时“种草”为疫情后实体旅游打下基础。尝试在线直播川藏茶马古道文化。通过与美国孔子学院的合作,采用实地录播与现场直播相结合的方式开发了川藏茶马古道在线直播课程,该课程已纳入美国孔子学院的选修课计划。借力参与台湾旅展。为配合和支持国家的对台政策,我公司于7月、8月、12月先后请当地合作旅行社代为参加了国家文旅部在台湾举办的台北夏季旅展、台北观光博览会、海峡两岸高雄旅展,以推广四川美景、美食等文旅产品。
营业收入好于2020年疫情初期1.5亿元的预期。在成都市文旅体局的公共旅游服务平台上,2020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次指标恢复到了2019年的84.7%,大大高于全国旅行社行业业务恢复到70%的水平。部门数量变化不大,员工队伍主体稳定。2020年底部门数量为2019年底的91.87%。
四川国旅将立足国有企业基础性、公共性、先导性定位,着眼发展旅行社业、服务旅游者,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宗旨,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文化建设中,以建设担当国旅、创新国旅、诚信国旅、绿色国旅、平安国旅、和谐国旅为己任,在旅行社业中成为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率。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持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我们将要立足新阶段、新特性,践行新理念、新思路,服务新格局、新需求,崇尚创新、勇攀高峰,激流勇进、善作善成。我们要坚持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平台化、品质化、数字化发展思路,坚持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坚持以盘活存量、做强增量为主线,用好境内外两方面资源,尝试跨界经营、跨界获能,扩大产品矩阵,夯实优势业务,拥抱互联网,拓宽线上线下渠道,放大渠道效应,提升品牌影响力,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强抗风险能力。我们要调整市场,着力内循环,采取超常思维、超常举措、超常营销,开发超常产品,适应超常消费,探索超常经营模式。我们要在变局中奋斗,在危机中拼搏,争取在变局中开创四川国旅发展的新局,在危机中博得四川国旅发展的先机,用奋斗、用拼搏谱写四川国旅的崭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