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对组织模式创新思考。笔者常以2050作为组织模式创新的案例,其颠覆性的去中心化运行模式确实为会展活动的组织带来诸多思考。在疫情的催化下,“线上会展”大热了一把,从现阶段的发展来看,线上会展的转变仍然主要集中在组织形式,将一些流程从线下搬到线上,放大了线上线下相辅相成的作用。
二是对商业模式创新思考。能够在商业模式上有所突破或许才是真正从本质上进行创新。近期有两个案例令笔者印象深刻,一个是布草服务商的创新,从布草洗涤服务商摇身一变成为了布草租赁平台,回收酒店、场馆等企业的优质布草加入芯片能够进行线上全过程跟踪,布草相关信息一目了然,将原来繁琐的人力、精力投入转化为线上平台运营实现智能化、高效化同时扩大了生意链。另一个是零压房是酒店零售的新模式,床垫商将卖床垫发展成了卖“服务+产品”,与酒店合作免费提供高质量床垫共同打造特殊房型,通过客人对服务与产品的亲身体验刺激消费,完成了从纯粹产品思维到用户思维地转变。我们还需要探索更多会展商业模式变化的可能性创造多元化的盈利结构,推动会展模式革新与升级。
三是对营销模式创新思考。除了拉动效益之外,会展的营销价值也是被各家所看重的。品牌发布会、用户大会、行业论坛峰会、展览会等等活动的核心都是在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让企业能够触达到目标客群强化品牌印象。但营销的难度在上升,竞争在加剧,如何最大化发挥会展的营销价值,提升活动吸引力也成为关注点。为什么teamLab这类的展览能够保持流量热度不减?为什么“小巧”的特展即使主题高度重合还是有人持续观展?从笔者角度来看最吸引人的确为“体验”的力量,包括“文物+旅游”、“文物+科技”的模式也开始在博物馆、文化特展中普及开,都是想借助技术的力量为观众创造“身临其境”的全面体验。会展企业中的嘉诺会展从“会展服务专家”转变为“会展营销专家”,其内涵也是从活动营销到体验营销的转变。
回头望,过去的一年无疑是起伏跌宕的,而我们也惊喜地发现困境之中会展业反脆弱能力在提升,从企业自救到行业变革,化危机为转机形成了行业发展的新局面。向未来看,会展业从对“量”的追逐转向对“质”的深耕,可以说中国会展正在从相对粗放的发展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与突破将继续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旋律。